蛋黃酥食譜:新手必備零失敗秘笈與進階技巧全解析


每次中秋節前,我家廚房就像戰場!去年,我雄心勃勃要做「蛋黃酥食譜」裡的經典款,結果呢?油皮硬得像餅乾,蛋黃腥味直衝腦門,送人都嫌丟臉。但今年不一樣囉!經過無數次實驗(還有幾盤焦炭的犧牲),我終於找到了讓親友搶著問”哪裡買的?”的秘訣。這份蛋黃酥食譜,是我用麵粉堆出來的真實心得,就是要幫你跳過那些坑!


蛋黃酥成敗關鍵大揭秘

表:影響蛋黃酥口感的四大天王

要素 關鍵點 我的慘痛教訓
油皮 揉出薄膜、鬆弛足夠 沒揉到位,烤完直接開口笑,醜爆!😅
油酥 軟硬度 ≈油皮、別過度搓揉 油酥太硬,擀開就破皮,整個大崩潰
蛋黃 新鮮、噴酒烤香去腥、完全冷卻 省了噴酒那步,腥味重到沒人敢吃第二口
包制手法 虎口收攏、層層包裹緊實、別露餡 貪心包太多,烤的時候豆沙爆漿,慘不忍睹


新手必備! 基礎版不敗蛋黃酥食譜

這份蛋黃酥食譜算是我的保命符,成功率超高!

食譜名稱

經典豆沙鹹蛋黃酥 (約做16顆)

食材清單

  • 油皮 (外層酥皮):
    • 中筋麵粉 200g (我用過水手牌,粉質細效果穩)
    • 冷藏無鹽黃油 70g (或豬油,香氣更傳統!)
    • 糖粉 20g (別用粗砂糖,揉不勻會有顆粒感)
    • 冰水 90g (看麵粉吸水性微調,分次加!)
    • 鹽 一小撮 (真的別省略,提味關鍵)
  • 油酥 (內層酥心):
    • 低筋麵粉 160g
    • 冷藏無鹽黃油 85g (或豬油)
  • 內餡:
    • 市售油性紅豆沙 400g (推薦王師傅或廣達香,好操作)
    • 新鮮鹹蛋黃 16顆 (重中之重!別用真空包裝那種,口感味道差超多!)
  • 裝飾:
    • 蛋黃液 2顆 (純蛋黃+一點點水或油打散,刷表面)
    • 黑芝麻 適量


做法圖解

處理蛋黃: 鹹蛋黃噴上米酒(去腥增香!),送進預熱150°C的烤箱烤8-10分鐘,看到冒油泡泡就差不多,取出完全放涼備用。熱蛋黃包進去?等著油酥融成災難!切記!

  1. 製作油皮:
    1. 中粉、糖粉、鹽先混勻。加入切成小塊的冰黃油。
    2. 用指尖快速搓揉,讓麵粉裹住黃油成粗砂礫狀。別搓太久讓黃油融化!
    3. 分次加入冰水,用切拌+按壓方式混合成團。這個階段麵糰看起來會很粗糙,別急!倒在操作檯上。
    4. 開始”搓揉+摔打”:像搓衣服那樣往前推揉麵團,再收回來摺疊,摔打幾下幫助起筋。重複約15分鐘,直到麵糰變光滑,能拉出稍有韌性的薄膜(不用像麵包那麼薄)。包好保鮮膜,冷藏鬆弛至少30分鐘。鬆弛夠,延展性才好,擀開才不易破!
  2. 製作油酥:

    低粉加入冰黃油塊,同樣用指尖快速搓勻成團即可,別過度揉搓以免出油。整成團,同樣包好保鮮膜,冷藏備用。油酥軟硬度要跟鬆弛好的油皮接近才好操作!

  3. 分割:
    1. 鬆弛好的油皮、油酥各分成16等份(油皮約22g/個,油酥約15g/個),搓圓。用保鮮膜蓋好避免乾燥。
    2. 豆沙分成25g/個,搓圓壓扁,包入一顆完全冷卻的鹹蛋黃,收口捏緊滾圓備用。
  4. 包酥 & 擀卷 (關鍵!耐心做兩次):
    1. 第一次擀卷: 取一份油皮按扁,包入一份油酥,用虎口慢慢往上推收口捏緊。收口朝上輕輕按扁,擀麵杖從中間往上下擀開成牛舌狀(約12-15公分長),不用太薄!由上往下捲起。蓋保鮮膜鬆弛15分鐘(必須!讓麵筋放鬆)。
    2. 第二次擀卷: 取一個卷卷,收口朝上壓扁,擀麵杖再次從中間往上下擀開(比第一次長一點,約18-20公分),依然由上往下捲起。蓋好再鬆弛15分鐘
  5. 包餡 & 整形:
    1. 取一個鬆弛好的小卷卷,收口朝上,拇指在中間壓一下,把兩邊往中間捏攏。
    2. 壓扁擀成中間稍厚、邊緣稍薄的圓片(大小足夠包裹豆沙蛋黃球)。
    3. 放上一個豆沙蛋黃球,用虎口穩穩地、輕輕地往上收攏麵皮,捏緊收口!底部不能有破洞!稍微搓圓整形。
  6. 烘烤:
    1. 烤箱預熱180°C (各家溫差大,溫度計很重要!)。
    2. 蛋黃酥排入烤盤(間距大點),表面刷上薄薄兩層蛋黃液(第一層稍幹再刷第二層,顏色才美)。撒上黑芝麻。
    3. 送入烤箱中層,烤約25-30分鐘。看到表面金黃、酥皮層次明顯爆開,底部也上色就完成啦!烤到最後10分鐘要盯緊,別像我上次顧著追劇烤過頭!

完全放涼再密封! 熱的時候包裝會有水汽,酥皮會軟掉!切記!


那些淚的教訓:進階技巧讓你少走冤枉路

  • 豬油vs黃油: 豬油開酥效果更勝一籌,層次更薄更分明,入口即化感更強!但…那個味道嘛,不是人人都愛,我個人覺得黃油香比較年輕清爽(尤其用發酵黃油🧈)。豬油建議買現成熬好的板油,自己熬太折騰了!想試經典口感就用豬油,怕味道就用無鹽黃油,沒毛病!
  • 蛋黃腥味殺手: 噴米酒烤香是關鍵!烤到冒油泡就對了。還有一招,泡食用油(玉米油葵花油都行)過夜再烤,腥味去得更乾淨也更油潤。真空包裝蛋黃?除非萬不得已,真的別用!口感粉粉沙沙又死鹹,白費工啊!
  • 豆沙別貪心! 新手乖乖用市售油性豆沙餡吧!自制水豆沙烤了容易炸開,整個流出來超可怕!買的時候認明”油性”兩字。重量也要控制好,豆沙+蛋黃總重別超過40g,否則包起來費勁,烤的時候也容易撐破酥皮露餡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😭)。
  • 鬆弛!鬆弛!鬆弛! 偷懶省掉那兩次15分鐘?完蛋!麵筋緊張擀不開,硬擀就破酥混酥,烤出來硬邦邦沒層次。玩手機的時間很快就過去啦!
  • 溫度控管是靈魂: 夏天做?所有材料包括粉類都先冰過!操作環境太熱,油酥融化就混酥崩盤。手溫高的人(像我),碰面團前衝個冷水吧!冬天也要避免開暖氣直吹。


我的工具小幫手清單

  • 靠譜的烤箱溫度計 🌡️ (溫差是烘焙殺手,一定要買!)
  • 矽膠墊(防滑好操作)
  • 小電子秤(精準到0.1g那種)
  • 羊毛刷(刷蛋液均勻不掉毛)
  • 擀麵杖(別太粗短小)
  • 刮板(分割麵糰超好用)

包裝與儲存

烤好放涼後(一定要涼透!),立刻入密封盒或密封袋。室溫(25°C以下)約可放3-5天。想放久一點?冷凍!冷凍!冷凍!放涼後直接密封冷凍,吃之前取出室溫自然解凍就行(千萬別加熱!回軟就不好吃了),風味儲存一個月沒問題。送禮前裝盒美美噠!

Q&A 時間 (朋友最愛問的3題)

Q:做好的蛋黃酥可以冷藏嗎?

A: 千萬不行!冷藏是酥皮殺手🥶!低溫會讓澱粉老化,口感變得溼軟韌韌的,超難吃!室溫密封就好,或直接冷凍儲存最穩當。

Q:鹹蛋黃哪裡買比較好?

A: 傳統市場買整顆鹹蛋自己敲,最新鮮也最便宜!蛋黃顏色深橙紅、看起來油潤潤的比較優。超市冷凍櫃有時也有單賣生鹹蛋黃。網購的話,挑評價好、日期新鮮的店家。真空包裝品真的不建議!

Q:為什麼烤的時候底部會爆開或漏餡?

A: 八成是這兩個原因:

  1. 底部收口沒捏緊實,烤熱豆沙膨脹就撐開啦!包的時候虎口一定要收緊。
  2. 包的餡料太多(豆沙+蛋黃太重),超過了麵皮的承受力。新手請乖乖按照配方重量來,別貪心!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