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可以為了吃一碗道地粿仔湯開兩小時車的糯米製品狂熱者,我必須說,年糕,絕對是過年時我家廚房飄散的最誘人香氣。以前總覺得阿嬤那塊又Q又香、煎起來金黃微焦的年糕是魔法變出來的,直到我自己踏入廚房,跌跌撞撞,用掉好幾包糯米粉,才摸索出箇中訣竅。市面上食譜百百種,但要找到真正講透「年糕做法糯米粉」細節,特別是純糯米粉(不摻其他粉類)還能成功的秘訣,老實說,不容易!很多都只給個模糊比例,害我初期成品不是硬得像磚頭,就是軟爛不成形。今天,就來分享我繳了無數學費後,最穩扎穩打的純糯米粉年糕做法!
目錄
年糕的靈魂:選對粉,就成功一大半!
要做年糕,主角當然是糯米粉!別小看這一包粉,學問大著呢。我以前傻傻分不清,隨便買,結果慘不忍睹。
- 水磨糯米粉 vs. 一般乾磨糯米粉: 這絕對是關鍵!水磨糯米粉(就像這款臺灣在地品牌「XX牌水磨糯米粉」)顆粒超細緻,摸起來像嬰兒爽身粉一樣滑順。用它做出來的年糕,口感才會細緻、Q彈,完全沒有可怕的粉粒感。乾磨的粉顆粒相對粗,做出來的成品口感會比較「沙」,沒那麼綿密。我真心推薦,做年糕一定要選水磨糯米粉!差別真的超級明顯,一吃就知道。(我曾經貪便宜用過乾磨粉,那個口感…只能說年糕變成了「年糕砂」,家人完全不賞臉。)
- 新粉 vs. 舊粉: 糯米粉也會不新鮮喔!放在潮濕環境太久,容易有油耗味,甚至發黴(尤其在臺灣潮濕的氣候下)。買的時候注意包裝是否完好,聞一下有沒有怪味。新鮮的糯米粉聞起來是淡淡的米香。我通常一次不會買太大包,用完再買,確保每次做都是新鮮粉。

經典甜年糕食譜大公開(純糯米粉版)
經過多次實驗調整,這個比例是我試過最穩定、成功率最高的純糯米粉年糕配方。做出來的年糕軟硬適中,甜度剛好,冷吃Q,熱吃軟糯,煎恰恰更是絕品!
必備食材清單:
食材 | 分量 | 關鍵選擇要點 | 替代方案 (風味會不同) |
---|---|---|---|
水磨糯米粉 | 500克 | 務必選擇標示清楚的水磨糯米粉,粉質細緻如絲綢 | 純在來米粉 (口感偏硬脆) |
細砂糖 | 400克 | 建議使用純白細砂糖,溶解快,成品顏色金黃透亮 | 二砂糖 (顏色較深,焦糖香) |
清水 | 500ml | 普通飲用水即可 | – |
沙拉油 | 1大匙 | 任何無味植物油,如大豆油、葵花油 | 融化無鹽奶油 (增添奶香) |
小撇步:
- 糖量可調整: 400克是傳統偏甜風味,若怕甜可減至350克(最低建議量,太少會影響質地)。
- 水量是靈魂: 這個比例是糯米粉:水 = 1 : 1!是我實驗多次後最保險的比例。水太少會硬,水太多會軟爛不成型。
- 油很重要: 一定要加!它能讓年糕更潤澤光亮,冷卻後表面不易龜裂,也比較好脫模。

實作步驟圖解:零失敗手作年糕
前置作業:模具準備
找一個耐熱的深容器(玻璃保鮮盒、不鏽鋼盆、甚至深瓷碗都可以),在內壁均勻、仔細地塗抹上一層薄薄的沙拉油。這個動作千萬不能省!相信我,我曾經懶得塗油,結果年糕黏到天荒地老,挖出來都變成碎塊… 心在淌血啊!塗好油備用。同時,準備一個夠大的蒸鍋,放入足量的水,先開火加熱備用。
Step 1:煮糖水
把500ml清水和400克細砂糖倒入一個厚底鍋中。開中火,邊加熱邊用耐熱刮刀或湯匙輕輕攪拌,幫助糖溶解。記得,千萬不要煮到滾沸大冒泡! 我的慘痛教訓是:糖水煮太滾,衝進去和粉混合時,粉瞬間被燙熟結塊,攪半天都攪不勻,整鍋廢掉。只要看到糖完全融化,鍋邊開始出現細小泡沫(大約80-90度左右),就可以立刻關火!讓糖水稍微降溫幾分鐘(大概摸鍋子不燙手即可)。
Step 2:混合糯米粉漿
將500克水磨糯米粉倒入一個大且深的攪拌盆中。為什麼要大盆?因為等等加糖水攪拌才不會噴得到處都是。將微溫的糖水,以細水慢流的方式,緩緩倒入糯米粉中。關鍵來了:同時要用打蛋器「快速」「不間斷」地攪拌! 沒錯,這步驟有點手痠,但超重要!目的就是把糯米粉和糖水徹底混合均勻,避免產生粉粒。攪拌到看不到乾粉,成為濃稠但滑順的漿糊狀(類似優格濃稠度)。最後,加入那1大匙沙拉油,再攪拌均勻。完成的粉漿狀態應該是:提起打蛋器,粉漿落下時痕跡會緩慢消失。如果太稀(痕跡馬上消失),可能水加太多或粉量不足(但我們照比例走應該不會);如果太稠難以攪動(痕跡久久不散),可能是粉吸水力強或水稍少,可極少量地補一點點溫水調整。
Step 3:過篩去雜質(加分步驟,強烈建議做)
想要年糕組織更細緻無暇?準備一個細網篩(麵粉篩),把攪拌好的糯米粉漿過篩一次,倒進準備好的模具裡。這個動作可以濾掉任何沒攪散的小粉粒或雜質,讓成品口感更完美。別嫌麻煩,追求極致口感就得這樣!直接倒入模具也行,但口感細緻度就有差。

Step 4:入模蒸製
將裝好粉漿的模具,輕輕在桌面上敲幾下,震出大氣泡。蓋上耐高溫的保鮮膜或鋁箔紙(一定要蓋!而且要蓋緊,避免蒸氣水滴落入年糕表面造成坑洞)。為什麼強調耐高溫?因為蒸的時間很長,普通保鮮膜遇熱會融化甚至釋放有毒物質,超級危險!我現在都用專門的烘焙耐熱保鮮膜。將模具放入已經冒出大量蒸氣的蒸鍋中(水要足夠!中途不夠補熱水),蓋上鍋蓋,轉中大火,開始計時蒸至少 90 分鐘!沒錯,是90分鐘起跳!
蒸製時間參考表 (依模具大小深度調整):
模具尺寸 (大約容量) | 建議最少蒸製時間 | 判斷是否熟透的關鍵 |
---|---|---|
小型 (如直徑15cm圓碗) | 90分鐘 | 竹籤插入中心,抽出無粉漿沾黏,年糕體呈現半透明琥珀色澤,邊緣可能稍離模 |
中型 (如18x9x6cm磅蛋糕模) | 105-120分鐘 | 同上,中心必須完全熟透。時間不足中心會黏牙軟爛。 |
大型 (深鍋) | 超過120分鐘 | 時間要拉更長,可能需要1.5-2小時以上,務必確認最中心點也熟透! |
重點提醒:
- 鍋蓋要蓋緊: 蒸氣要足,鍋蓋不能一直掀開偷看,溫度會掉。
- 水量要充足: 蒸這麼久,鍋底水一定要夠!隨時注意水位,快乾了要小心地從旁邊加入沸騰的熱水(加冷水會讓溫度驟降影響蒸製效果)。
- 耐心是美德: 90分鐘是基本,寧可多蒸20分鐘,也不要蒸不夠!中心沒熟透的年糕,放涼後中間會塌陷,而且黏呼呼的無法切片。失敗過好幾次才懂得教訓…
Step 5:冷卻脫模
時間到了,關火。不要馬上開蓋!讓它在鍋裡燜個15-20分鐘再取出。 這有助於讓年糕更穩定。取出時小心燙手!取下保鮮膜或鋁箔紙,你會看到表面可能有點濕潤或不平整(如果蒸氣水滴入就比較明顯),沒關係。讓年糕在模具中完全自然冷卻至室溫(心急吃不了熱年糕!熱的狀態下絕對不要硬脫模,保證毀掉)。冷卻後,你會發現年糕邊緣通常會自動稍微縮離模具。這時,用小刀或抹刀沿著模具內緣小心劃一圈,就可以輕鬆倒扣脫模了!看那光滑金黃的表面,成就感滿滿!
Step 6:切片享用與儲存
完全冷透的年糕,質地會變得更Q彈且不黏手(剛蒸好還熱時是軟黏的),這時才適合切片。用乾淨、稍微沾濕或抹油的刀(比較好切),切成你喜歡的厚度。冷吃的口感超Q,帶有純粹的米香和甜味。但更多時候,我家最愛的吃法是:切片,沾點蛋液(或不沾也行),用少許油小火慢煎!煎到兩面金黃微酥脆,外酥內Q軟,那個香氣和口感… 想到就流口水!吃不完的年糕,用保鮮膜包好(或用密封盒裝),放入冰箱冷藏,大約可以儲存1-2週(純糯米製品,建議盡早吃完風味最好)。要吃時再取出切片煎或蒸熱即可。

結語:掌握關鍵,純糯米粉年糕一點都不難!
經過無數次的實驗(和失敗),我真心覺得「年糕做法糯米粉」最重要的核心就是:選對粉(水磨糯米粉)、精準控制粉水比例(1:1)、足夠的蒸製時間(90分鐘起跳)。 只要這三點把握好,幾乎就能立於不敗之地。自己動手做,不僅能確保用料實在(市售有些會加很多奇怪的新增劑讓它更硬挺或儲存更久),那份親手完成傳統美味的感動,更是無價。看著家人圍爐時,搶著夾我做的金黃煎年糕,嘴裡喊著「好Q哦!」「今年年糕特別香耶!」,那種滿足感,真的不是買現成的可以比擬。不要再被「純糯米粉很難做」的迷思嚇到了,試試看這個配方吧!
Q & A:年糕疑難雜症一次解
Q:用糯米粉做年糕真的容易失敗嗎?問題通常出在哪裡?
A:坦白說,我第一次第二次做都失敗了!最常見的失敗原因就是「蒸不夠久(時間不足)」和「粉水比例抓不準」。蒸的時間不夠,中心沒熟透,冷卻後中間會塌陷、黏軟無法成型切片。粉漿太稀(水太多),蒸出來會軟爛沒彈性;粉漿太稠(水太少),成品會過硬。嚴格按照食譜的比例和蒸製時間,成功機率非常高!另一個容易忽略的是「沒有塗油或塗不夠」,導致年糕黏死在模具上,脫模時崩潰。
Q:為什麼強調要用「水磨」糯米粉?乾磨的真的不行嗎?
A:這個差別真的很大!水磨糯米粉因為研磨過程有加水,顆粒被磨得更細緻,粉質像絲綢般滑順。用它做的年糕,組織細密,口感綿Q有彈性,不會有顆粒感。乾磨糯米粉顆粒相對較粗,吸水性也不同,做出成品容易有粉感,吃起來比較「粗」、「沙」,甚至可能因為粉粒沒完全溶解蒸透而影響口感。追求細緻Q彈口感的話,水磨糯米粉絕對是首選。如果手邊只有乾磨粉,也不是完全不行,但成品口感確實會打折(我個人比較不愛)。
Q:蒸好後年糕表面有水或凹凸不平怎麼辦?
A:主要原因通常是「沒有蓋緊模具」或「蓋的材料不耐熱」,導致鍋蓋滴下的蒸氣水直接落在年糕表面。預防勝於治療:務必使用耐高溫保鮮膜或鋁箔紙,緊緊地、密封地覆蓋住模具!如果不幸發生,在年糕完全冷卻後,可以把表面那層濕濕的或不平整的部分小心切掉(雖然有點心疼),內部組織還是好的,不影響風味。切掉的邊角也很好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