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醬油和米酒、聞到廚房飄香就走不動路的老饕,我對那種能扒三碗飯的家常菜特別沒抵抗力。還記得第一次在朋友家廚房聞到那股濃鬱特殊的發酵香氣——甜中帶點酒香,隱隱有股肉類的鮮——朋友神秘兮兮地說:「在醃南乳雞翼啦!」。我的老天,那滋味真的驚為天人!外皮炸得酥脆卡滋卡滋,咬開裡面的肉卻嫩到不行,重點是那紅通通的南乳汁,鹹香甘甜全滲進肉裡了,吮指回味一點都不誇張。從此栽進南乳雞翼的世界裡,試過無數次,也燒焦過、太鹹過、不夠味過,終於整理出這份人人能上手的「零失敗終極版」,今天毫不藏私,連菜市場挑食材的眉角都告訴你!
挑對食材,成功就一半
別小看這準備功夫,食材選得好,你的南乳雞翼就贏在起跑點了!
- 主角雞翼: 我偏愛用「二節翅」,就是有翅中和翅小腿連著的那種。為什麼?炸起來形狀漂亮,啃起來也過癮啊!市場買的話,我會挑色澤粉嫩、摸起來有點彈性、聞起來沒腥味的(買雞肉真的要多聞!)。「現宰溫體」的最好,冰過的口感還是差那麼一點點。份量嘛... 相信我,就算你只想做 "一點點",最後也會後悔做太少,乾脆一次買個最少 500 公克吧!
- 靈魂南乳: 這就是南乳雞翼的命脈啦!超市、雜貨店架上常見的「廣東玫瑰腐乳」或「廣合腐乳」紅罐裝那種就對了。開啟來,要是聞起來有股醇厚的酒香和豆香,帶點甜味,顏色是深紅偏褐,質地綿密,那就及格了。千萬別買到白腐乳或辣腐乳,味道完全不對!一罐大概可以做 2-3 次 500 公克的南乳雞翼。
- 最佳配角們:
- 蒜頭: 新鮮飽滿的蒜瓣,拍扁切末,味道才出得來。我試過用蒜粉,香氣就是差一大截。
- 薑: 老薑一小塊,去皮切末或拍扁,去腥提味效果一流。
- 米酒: 普通的料理米酒就好,幫助去腥增香。
- 醬油: 薄鹽醬油或一般醬油都行,主要是補一點鹹味和色澤,但別多,南乳本身就很夠味了。大概 1 湯匙就夠。
- 糖: 冰糖或砂糖都好。關鍵在「平衡」,南乳的鹹需要一點甜來柔和。我習慣用冰糖,覺得味道更溫潤。
- 五香粉(可選): 加一點點(半茶匙最多),風味更有層次,但沒有也無妨,南乳本身味道已經夠豐富。
- 地瓜粉(番薯粉): 要炸得酥脆金黃就靠它了!顆粒粗一點的炸起來效果更好,卡滋感更足。

食材 | 推薦選擇/特性 | 採購地點建議 | 備註 (個人心得) |
---|---|---|---|
雞翼 | 二節翅,溫體現宰最佳,色澤粉嫩有彈性無異味 | 傳統市場肉攤、信賴超市冷藏櫃 | 買太少絕對後悔!冰過的口感略輸現宰,但方便 |
南乳 (紅腐乳) | 廣東玫瑰腐乳或廣合腐乳,深紅褐、酒香豆香濃鬱 | 大型超市醬料區、傳統雜貨店 | 靈魂!認明紅罐裝,白腐乳/辣腐乳NG!一罐做2-3批 |
蒜頭 | 新鮮飽滿蒜瓣,拍扁切末 | 市場菜攤 | 蒜粉香氣遠不如現切末 |
薑 | 老薑,去皮拍扁或切末 | 市場菜攤 | 嫩薑效果較差 |
米酒 | 一般料理米酒 | 超市 | 去腥必備 |
醬油 | 薄鹽醬油或一般醬油 (約1湯匙) | 超市 | 少量即可,補鹹味色澤,南乳本身已夠鹹 |
糖 | 冰糖或砂糖 | 超市 | 平衡鹹味,冰糖風味更溫潤 |
五香粉 | (可選) 少量,半茶匙內 | 超市香料區 | 加分用,非必須 |
地瓜粉 | 粗顆粒地瓜粉 (番薯粉) | 超市、南北貨行 | 酥脆關鍵!粗顆粒卡滋感更足 |
雞翼重量 | 南乳 (含汁) | 蒜末 | 薑末/拍薑 | 米酒 | 醬油 | 糖 | 五香粉 (可選) | 最少醃製時間 | 最佳醃製時間 | 效果差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500g | 3塊 + 1.5湯匙汁 | 4瓣 | 拇指大小 | 1.5湯匙 | 1湯匙 | 1湯匙 | 1/2茶匙 | 1小時 | 醃過夜 8小時↑ | 入味程度差超多!過夜肉質更軟嫩 |
800g | 4.5塊 + 2湯匙汁 | 6瓣 | 拇指半大小 | 2湯匙 | 1.5湯匙 | 1.5湯匙 | 3/4茶匙 | 1.5小時 | 過夜 8小時↑ | 大份量務必拉長時間才均勻 |
1000g | 6塊 + 3湯匙汁 | 8瓣 | 2小塊 | 3湯匙 | 2湯匙 | 2湯匙 | 1茶匙 | 2小時 | 過夜 8小時↑ | 醃料要足夠覆蓋所有雞翼 |

醃製魔法,入味是關鍵
這一步,真的急不得!想做出讓人吮指回味的南乳雞翼,乖乖花時間醃就對了。
- 雞翼洗澡兼按摩: 雞翅買回來,用「冷水」沖洗乾淨(溫水熱水會讓表面蛋白質凝固,反而洗不乾淨),特別是關節縫隙容易藏血水的地方。拿廚房紙巾徹底擦乾!對,一定要「乾」!醃料才會巴得住,炸的時候才不會油爆得跟打仗一樣。擦得越乾越好。有人會用叉子在肉厚的地方戳幾個洞,幫助入味,我自己覺得擦乾比較重要。
- 調製靈魂醃醬: 找個夠大的碗(等下要放雞翼進去拌的)。把南乳塊連同瓶子裡的汁(大概1.5湯匙汁)挖出來放碗裡。接著用湯匙背或叉子,耐心地把它們徹底壓爛、拌勻,變成綿滑泥狀。這時候那股特殊的醬香和酒香就會跑出來了。接著加入蒜末、薑末(或拍扁的薑塊)、米酒、醬油、糖。如果要用五香粉,這時也加進去。用湯匙或手(戴手套!)把所有調味料徹底攪勻。
- 雞翼醃料大融合: 把擦得乾乾的雞翼們,豪邁地倒進醃料碗裡。伸出你萬能的手(強烈建議戴料理手套,不然手會紅紅的很難洗),開始仔細地按摩、抓揉每一隻雞翼,確保每一寸肌膚都均勻裹上那迷人的紅醬。你可以想像是在幫雞翅做SPA,讓它們好好吸收這些精華。這個步驟不能省,隨便拌兩下味道會不均勻。
- 時間醞釀美味: 按摩完畢,找個密封盒或保鮮袋,把雞翼連同所有醃醬倒進去,盡量把空氣擠出來再密封。冰箱冷藏!最少最少要醃「1小時」!講真的,醃1小時只是基本款(味道會浮在表面),能醃「過夜」那才是王道(隔天開啟那個香氣...絕了!)。醃過夜的南乳雞翼,顏色會更均勻紅亮,味道完全鑽進肉的中心,連骨頭邊的肉都超有味,而且肉質會變得更軟嫩多汁。相信我,等待絕對值得!

下鍋實戰,酥脆秘訣大公開
醃好了?重頭戲來了!把醞釀已久的南乳雞翼變成金黃酥脆的美味吧!
- 醃料退冰 & 裹粉準備: 把醃好的雞翼從冰箱拿出來,稍微在室溫下放個「15-20分鐘」,讓它回溫一下(炸的時候比較不會外熟內不熟)。這時準備一個寬盤或大碗,倒入足夠的「粗顆粒地瓜粉」。從醃料袋裡把雞翼一隻隻拿出來(不用特別甩掉醃料,保留一點濕潤感反而更好裹粉),直接放進地瓜粉盤裡。
- 關鍵裹粉手法: 重點來了!用「按壓」的方式幫雞翼裹粉。把粉蓋上去,然後用手掌輕輕地、穩穩地壓實,讓地瓜粉牢牢地黏附在雞翼表面,特別是關節凹縫處。翻面,同樣按壓。不需要搓揉,按壓才能形成漂亮的鱗片狀,炸起來才有那種立體的酥脆感!裹好粉的雞翼,放在旁邊的網架或盤子上稍稍「反潮」5分鐘(讓粉吃進一點雞肉表面的水分,炸時不容易脫落)。
- 油溫掌控是靈魂: 炸東西成敗,油溫佔七成!找個深一點的鍋子(小鍋省油但一次只能炸少量),倒入足夠的油(至少要能淹過雞翼高度的一半以上)。開中火加熱。怎麼知道油溫夠了?丟一小塊裹好粉的雞皮或一小撮地瓜粉下去測試:如果粉下去馬上浮起、周圍冒出很多小泡泡(不會馬上焦黑),就差不多是「160°C 左右」的溫度了(適合第一階段炸熟)。沒有溫度計的話,這是最直觀的測試法。
- 第一次炸 - 炸熟炸透: 油溫到了,把裹好粉的雞翼小心地、一隻隻放入油鍋(別一股腦全倒!油溫會驟降,容易吃油變膩)。一次別放太多,讓雞翼有足夠空間翻動。這時火可以轉成「中小火」,維持油溫不要太高。炸約「6-8分鐘」,時間會因雞翼大小和鍋具火力有點差異,重點是「炸熟炸透」。期間要不時翻動,讓每一面都受熱均勻。炸好的雞翼會浮起來,顏色是淺金黃色,這時先撈起來,放在瀝油網架或鋪了廚房紙巾的盤子上「瀝油」。所有雞翼都炸完第一輪後,讓它們休息一下(也讓油溫回升)。
- 第二次炸 - 搶酥上色: 把鍋裡的油再次加熱提升溫度,這次要熱一點。測試油溫:丟一點點粉下去,會很快浮起且泡泡變大、滋滋作響,顏色很快變金黃(大約「180°C-190°C」)。把剛剛炸過的雞翼全部倒回油鍋,進行「搶酥」!這次時間不用長,「40秒到1分鐘」就夠!你會看到雞翼顏色瞬間變得更深、更金黃紅亮,表面的粉衣變得超級酥脆。動作要快,不然容易焦!看到顏色對了馬上撈起瀝油。
- 靜置出美味: 炸好的南乳雞翼,千萬別急著吃!放在瀝油架上靜置「3-5分鐘」。這個步驟很重要,讓熱氣在內部迴圈,肉汁會重新分佈,吃起來更Juicy,粉衣也會更酥脆,不會一咬就軟掉。趁熱撒上一點點白胡椒粉(個人喜好),或是什麼都不加,直接享受那純粹的南乳鹹香!

炸製階段 | 目標油溫 | 測試方法 | 火力 | 時間 | 目的 | 成品狀態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第一次炸 | 160°C | 粉入鍋立即浮起,周圍密集小泡 | 中小火維持 | 6-8分鐘 | 將雞翼內部完全炸熟、炸透 | 淺金黃色,浮起,熟透但外皮未達極脆 |
撈起瀝油 | - | - | - | 至少3分鐘 | 讓雞翼稍微降溫,內部餘熱繼續作用 | 瀝掉多餘油脂 |
第二次炸 | 180-190°C | 粉入鍋快速浮起,大泡泡且滋滋響 | 中大火 | 40秒-1分鐘 | 高溫搶酥,讓外皮金黃酥脆 | 顏色轉為深金紅,外皮明顯硬脆,香氣爆發 |
最終靜置 | - | - | 關火 | 3-5分鐘 | 讓內部肉汁穩定,外皮更持久酥脆 | 稍降溫,咬開肉汁豐沛,外皮卡滋不軟爛 |
成敗關鍵筆記 (血淚換來的!)
- 粉衣脫落? 通常是裹粉前雞翼沒擦夠乾,或是按壓不夠實。瀝乾、按壓是重點!反潮時間太長也會讓粉濕黏易掉。
- 外焦內不熟? 油溫太高了!第一次炸用中火維持160°C左右,耐心炸久一點確保中心熟透。
- 不夠酥脆? 第二次搶酥的油溫不夠高、時間不夠短!一定要把油溫拉高到180°C以上,快狠準地炸那幾十秒。靜置也很關鍵!
- 顏色不夠紅? 可能南乳用量不夠,或者醃的時間太短(醃過夜顏色最漂亮)。選對南乳品牌也有差。
- 太鹹? 注意醬油別手抖放太多!南乳本身鹹度夠,醬油只是提色補一點鹹。醃料試味道?生肉醃料不好試,按比例走比較穩。
你說麻煩?嗯...是有點小步驟啦。但當你咬下那口外酥內嫩、鹹香甘甜的南乳雞翼,聽著那卡滋卡滋的聲音,手指不由自主地吮著那帶點黏嘴的醬香... 你會覺得,一切都值得了。這就是家常菜的魔力,食物的溫度啊!
Q&A 時間:你的問題,我來破解!
Q1:我可以用雞腿肉代替雞翼做南乳料理嗎?
當然可以!切成適口大小的雞腿肉(帶皮更好)同樣能用這個醃料配方和炸法。但雞腿肉較厚,第一次炸的時間要拉長到8-10分鐘確保中心熟透,第二次搶酥時間一樣。口感會更扎實多汁,風味一樣棒,只是少了啃骨頭的樂趣(笑)。
Q2:炸好的南乳雞翼可以放多久?怎麼回溫最好吃?
剛炸好當然是巔峰!放涼後冷藏可放2-3天。回溫強烈建議用「烤箱」或「氣炸鍋」:
* 烤箱:預熱180°C,烤約8-10分鐘。
* 氣炸鍋:180°C,5-7分鐘。重點是不要蓋蓋子或包起來,讓熱氣迴圈才能恢復酥脆。千萬別用微波爐,會軟掉變韌!
Q3:為什麼我的南乳雞翼吃起來有點苦味?
這問題我遇過!通常是兩個原因:
1. 蒜頭或薑末炸焦了: 醃料裡的蒜末或薑末如果在裹粉時露出來,高溫油炸太久就容易產生苦味。裹粉時按壓確實,讓粉完整包覆肉和醃料,可以避免大部分露餡。
2. 南乳本身的品質或風味: 不同品牌的南乳發酵程度和風味有差異,有些牌子豆味或酒麴味特別重,經過高溫油炸後,邊緣焦化的部分可能會帶出些微苦澀感。換個常見品牌試試看(如廣合),或醃製時糖的量稍微加一點點(半茶匙)平衡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