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實講,我這人沒啥大志向,就是對「吃」這件事特別較真。每次朋友問我臺中哪裡最能吃出臺中的老靈魂,我二話不說,直接拽著他們往第二市場鑽!這裡的空氣都飄著香味,是那種會讓人走著走著就自動掏錢包的味道。今天就帶大家挖寶,分享我這個在地老饕吃了十幾年都吃不膩的 第二市場美食 心頭好,當然也有幾家我覺得被吹過頭的。
第一站:靈魂系肉燥飯 & 暖心湯品
說到第二市場美食的扛霸子,絕對繞不開這碗讓無數遊子魂牽夢縈的肉燥飯!這裡的肉燥飯流派各異,各有死忠粉絲。
1. 李海魯肉飯 (祖傳老攤,深夜也飄香)
- 特色與亮點: 這家厲害的就是那鍋用肥瘦適中豬後腿肉、慢火細燉出來的黑金滷汁!顏色深、味道濃,重點是吃起來「ㄉㄨㄞ ㄉㄨㄞ」的膠質感超迷人,完全不死鹹。半夜來一碗特別療癒。
- 推薦理由: 真正古早味,滷汁拌飯無敵,半夜想吃也吃得到(營業到凌晨)。
- 搭配建議: 點碗綜合湯(有丸子、脆丸、福州丸),或是來份滷豆腐、滷鴨蛋,絕配!敢吃內臟的必點骨髓湯(限量,超濃鬱)!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李海魯肉飯
- 地址:中正路入口處附近 (第二市場內攤位111號)
- 價格區間:魯肉飯(小) NT$35, 綜合湯 NT$50, 骨髓湯 NT$90
- 必點:魯肉飯(小/大)、綜合湯、骨髓湯(看運氣)、滷豆腐。
2. 山河魯肉飯 (清爽派代表,在地人日常)
- 特色與亮點: 跟李海風格完全不同!走清爽路線,肉燥偏瘦,醬汁顏色較淺但香氣十足,吃起來不油不膩,米飯粒粒分明。配上半熟荷包蛋,蛋液流下拌飯... 啊嘶!
- 推薦理由: 口味清爽耐吃,荷包蛋是靈魂,價格親民,當早餐或午餐都很適合。
- 搭配建議: 務必加點一顆 半熟荷包蛋! 再來碗爌肉湯或菜頭湯解膩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山河魯肉飯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攤位 (靠近三民路入口)
- 價格區間:魯肉飯(小) NT$35 - 40, 荷包蛋 NT$15, 湯品 NT$30 - 50
- 必點:魯肉飯+半熟荷包蛋、爌肉湯。

| 李海 vs 山河 魯肉飯比一比 | 李海魯肉飯 | 山河魯肉飯 |
|---|---|---|
| 特色 | 濃鬱黑金、膠質滿滿 | 👉清爽甘醇、醬香突出 |
| 肥瘦比例 | 肥多於瘦 👉 口感Q潤 | 瘦多於肥 👉 較不油膩 |
| 靈魂搭檔 | 綜合湯 / 骨髓湯 | 半熟荷包蛋 👉 必戳破! |
| 適合時段 | 宵夜、重口味愛好者 | 早餐、午餐、日常派 |
| 我的私心話 | 膠質控首選 👉 但常要排隊 | 耐吃型冠軍 👉 荷包蛋是神來一筆! |
第二站:傳統米食 & 點心大集合
市場裡那些不起眼的小攤,常常藏著讓人驚豔的古早味米食點心。這幾樣,沒吃過別說你懂第二市場美食!
3. 王記菜頭粿糯米腸 (排隊名店,煎臺香氣逼人)
- 特色與亮點: 永遠在排隊!老闆在煎臺上俐落地煎著純米製作的蘿蔔糕(菜頭粿)和手工糯米腸,外皮煎得恰恰(焦香),裡面軟嫩。那香氣... 路過根本無法抵抗!醬料是靈魂,一定要加他們的特調米醬和一點辣醬。
- 推薦理由: 真材實料,煎功了得香氣十足,市場超人氣指標!
- 搭配建議: 直接點「綜合」👉 菜頭粿+糯米腸+蛋!一次滿足。配一碗簡單的豆腐湯或貢丸湯就很好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王記菜頭粿‧糯米腸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攤位 (中正路、三民路交叉口附近,超人龍處)
- 價格區間:綜合(菜頭粿+米腸+蛋)NT$85
- 必點:綜合(菜頭粿+米腸+蛋)。
4. 老賴紅茶 (古早味飲品霸主)
- 特色與亮點: 雖然是飲料店,但絕對是搭配第二市場美食不可或缺的存在!招牌「老賴紅茶」是用決明子下去一起炒焙的麥香紅茶,味道獨特,甜度固定(對我來說偏甜,但就是古早味),加一顆「豆漿紅茶」的球是絕配(就是豆香奶精球)。
- 推薦理由: 市場經典飲品,解膩解渴,豆香紅茶是特色。
- 搭配建議: 吃任何油膩小吃(魯肉飯、菜頭粿、肉羹)時來一杯!點「紅茶+豆香」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老賴紅茶 (第二市場店)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多處有攤位(中正路、三民路入口附近都有)
- 價格區間:招牌紅茶 (中) NT$30, 紅茶+豆香 (中) NT$35
- 必點:招牌紅茶(可選甜度冰塊)、紅茶+豆香(經典)。

5. 楊媽媽立食 (市場裡的超值生魚片,預算必看)
- 特色與亮點: 這家很酷,開在市場的魚攤旁!主打新鮮、CP值高的生魚片、丼飯。食材直接來自隔壁攤(或當日進貨),新鮮度掛保證。坐在攤位前看老闆切魚,很有感覺。不過座位少且用餐環境就是市場,介意者慎入。
- 推薦理由: 海鮮新鮮、價格相較日料店實惠很多,能吃到當季魚種。
- 搭配建議: 點綜合生魚片(NT$200起,視當日魚種)或散壽司丼飯。建議避開尖峰時段(午餐)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楊媽媽立食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 (靠近海產攤位區)
- 價格區間:生魚片 NT$200起,丼飯 NT$250 - 450
- 必點:當日綜合生魚片、散壽司丼飯。(價格浮動大,先問清楚!)

第三站:麵食控 & 甜點胃的樂園
吃完了米飯,市場裡的麵食攤也臥虎藏龍,還有幾家甜點不能錯過!
6. 茂川肉羹 (紮實肉塊,濃鬱湯頭)
- 特色與亮點: 跟常見裹魚漿的肉羹不同,茂川是用整塊豬後腿肉條裹薄粉的「赤肉羹」,口感紮實有嚼勁。羹湯勾薄芡,加入筍絲、蛋花,湯頭鮮甜帶點烏醋香氣,古早味十足。
- 推薦理由: 真材實料的赤肉羹,湯頭順口不膩,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。
- 搭配建議: 點肉羹湯或肉羹麵/米粉。配上一碟燙青菜或油豆腐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茂川肉羹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攤位 (靠近中正路入口通道)
- 價格區間:肉羹湯 NT$50, 肉羹麵/米粉 NT$60
- 必點:肉羹湯、肉羹麵。
7. 顏記肉包餛飩湯 (三代老店,餛飩是招牌)
- 特色與亮點: 最出名的其實是他的「餛飩湯」!餛飩個頭不大,但皮薄餡鮮,豬肉餡調味簡單恰到好處。經典吃法是點「肉包+餛飩湯」一套。肉包也不錯,麵皮是老麵發酵帶點咬勁,內餡是紮實的肉球。
- 推薦理由: 🤤餛飩湯清爽鮮美,肉包紮實,一套吃法經典。
- 搭配建議: 必點「一套」👉 肉包 + 餛飩湯!再加點小菜如豆乾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顏記肉包餛飩湯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攤位 (三民路入口處)
- 價格區間:肉包 NT$20, 餛飩湯 NT$50, 一套 (肉包+餛飩湯) NT$70
- 必點:餛飩湯、一套 (肉包+餛飩湯)。

8. 林記古早味 麻薏湯 (季節限定,臺中特有)
- 特色與亮點: 這可是臺中夏季限定的消暑聖品!麻薏是一種帶點苦味的野菜(黃麻嫩葉),煮成勾芡的羹湯,通常會加入蕃薯和小魚乾。口感滑溜黏稠,帶點獨特的甘苦味,清熱降火。有人愛死,有人怕怕,但絕對是道地臺中味!
- 推薦理由: 臺中特有季節美食,清涼退火,體驗在地飲食文化。
- 搭配建議: 夏天來一碗冰涼的麻薏湯最棒!敢吃苦味的試試看。通常單喝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林記古早味 (或其他有賣麻薏的攤家,夏季限定)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 (夏季時留意攤位招牌)
- 價格區間:麻薏湯 NT$40 - 50 (碗)
- 必點:麻薏湯 (冰的風味更佳)。(僅夏季供應,約5-10月)
9. 天天饅頭 (市場裡的古早味甜點)
- 特色與亮點: 超迷你紅豆炸饅頭!小小的麵糰包著一點紅豆餡,丟入油鍋炸到金黃膨脹,外皮微酥,裡面是帶有空氣感的柔軟麵皮,加上甜甜的紅豆泥,簡單懷舊的好味道。一顆顆停不下來。
- 推薦理由: 😍價格便宜 (一顆才NT$12),懷舊古早味,當點心零嘴剛好。
- 搭配建議: 當散步甜點,買幾顆邊走邊吃。配茶或黑咖啡也不錯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天天饅頭
- 地址:第二市場外圍 (臺灣大道一段336巷,靠近第二市場)
- 價格區間:NT$12 / 顆 (通常最少買5顆)
- 必點:紅豆饅頭。

10. 福州意麵 老店 (手工麵條,乾麵飄香)
- 特色與亮點: 市場裡有好幾家福州意麵,挑老字號的準沒錯(店名常直接寫福州意麵)。特色在於手工製作的「意麵」,麵體扁寬頻點Q度。招牌是「乾意麵」,拌上豬油、油蔥酥、簡單醬油膏,撒點豆芽韭菜,香氣樸實卻迷人。湯頭是用大骨熬的清湯。
- 推薦理由: 手工麵條口感佳,乾麵豬油香氣經典,價格實惠。
- 搭配建議: 點乾意麵 + 一碗魚丸湯或餛飩湯。喜歡加點店家自製辣醬。
- 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市場內掛「福州意麵」招牌的老攤 (如:阿嬤a相思麵店等)
- 地址:第二市場內攤位 (留意招牌)
- 價格區間:乾意麵 NT$40 - 50, 湯品 NT$30 - 40
- 必點:乾意麵、魚丸湯。

第二市場覓食實戰攻略 & 私房提醒
吃了這麼多年,累積一點心得跟大家分享,這樣來挖寶第二市場美食才不會踩雷又盡興:
- 最佳時機: 早餐、午餐時段最熱鬧,選擇最多!很多名店下午一兩點就賣完收攤了 👉 想吃熱門攤,請早!晚餐選擇較少,但像李海魯肉飯開到凌晨是宵夜好選擇。楊媽媽立食適合早點或下午茶離峰時段。
- 交通停車: 爆炸難停車!真心建議:
- 搭公車:多條路線到「第二市場(中正路)」站
- 騎 YouBike:附近有站點
- 開車/騎車:停周邊停車場(如臺灣大道付費停車場、三民路立體停車場)再走進來。路邊停車格要靠運氣且容易拖吊!
- 環境認知: 這就是「傳統市場」!👉 環境較擁擠、吵雜、地面可能濕滑、夏天較悶熱。請穿好走的鞋子,帶著包容的心來感受這接地氣的美食氛圍。介意環境者請斟酌。
- 點餐撇步:
- 先找座位再點餐: 市場內共用座位區常一位難求,尤其假日。看到空位先卡位(放個包包或問一下),再輪流去各攤點餐拿回來吃。臉皮要厚一點 🤣
- 準備現金零錢: 99%攤販只收現金!請備妥零錢,大鈔不一定好找開。
- 觀察人潮: 排隊人龍通常是美味保證(像王記、山河、李海),但也要評估自己耐心。有些寶藏小店可能不用大排長龍但也很好吃(像茂川肉羹)。
- 問清楚價格: 點餐前先問價,尤其像楊媽媽立食的海鮮價格浮動較大。
- 我的真心吐槽 & 小提醒:
- 老賴紅茶: 我知道它經典,但那個甜度...對我這個喝慣無糖茶的人來說真的爆甜!每次都請他「最少糖」還是覺得甜。愛清爽的人可能要有心理準備,或點無糖茶(但就不是經典味了)。
- 王記菜頭粿: 好吃是好吃,但假日那個排隊人潮真的太可怕了!有時候看到隊伍繞好幾圈,我會直接放棄改吃別家。如果非吃不可,建議挑平日早點來。
- 環境適應: 夏天市場裡真的悶熱🥵,吃完常常滿身汗。帶小小孩或長輩來,要評估他們對擁擠悶熱環境的接受度。衛生條件就是一般市場水準,腸胃極度敏感者自行斟酌。

第二市場美食 Q&A 快問快答
Q1:第二市場什麼時候去東西最多、最熱鬧?
A: 絕對是 早餐和午餐時段!大概從早上7、8點一路到下午1、2點是巔峰。很多超人氣攤位(像山河魯肉飯、王記菜頭粿)東西賣完就收了,太晚去真的會撲空。想吃好料,請早起或早點來吃午餐!
Q2:在第二市場吃東西要怎麼找座位?好睏擾!
A: 座位真的是最大挑戰!市場中間有幾區公用座位區,但永遠滿座。我的絕招是:「先找到座位再點餐」!看到有人快吃完了,就在旁邊稍等或禮貌詢問。也可以派一個人專門負責佔位(用包包或直接坐著),其他人去掃攤買食物。假日要有心理準備,端著碗站著吃也是有可能的... 這就是市場的「風味」啦!
Q3:想一次收集多家第二市場美食,怎麼安排路線比較順?
A: 建議從 「三民路入口」 進來!進來右手邊就會看到 顏記餛飩湯(先吃一套或買餛飩湯),接著往中間走找 山河魯肉飯(點飯加蛋),然後去排 王記菜頭粿糯米腸(點綜合加蛋)。這時可以去 老賴紅茶 買杯紅茶+豆香解渴。接著往中正路方向走,找 茂川肉羹 或 福州意麵老攤。想吃海鮮就往魚攤區找 楊媽媽立食(建議這時段人少點)。宵夜場再鎖定 李海魯肉飯。天天饅頭在市場外圍(臺灣大道巷子),麻薏湯夏天才有限定攤🤤。這樣一圈,經典款大致搞定!重點還是 先搶座位!